说到纯电动车,有一个类型是大家都十分抗拒、鄙夷的,那就是“油改电”。
(相关资料图)
因为这种在传统燃油车平台基础上“硬生生”拆掉发动机和变速箱,然后塞进一套电机、电控和动力电池组的纯电动车往往在空间布置、使用体验、性能表现方面都很难与“原生纯电平台”的车型相提并论,被许多人视为“临时抱佛脚”的产物。
但是在一个细分市场中,这种基于燃油平台改造而来的“油改电”车型不仅占据了该类车型新能源产品的绝大部分比例,甚至还广受欢迎。
教授说的,其实就是大家在大街上经常能看到的那些纯电动微面。
根据2022年的销量数据,去年全年国内新能源微面销量达到了80797辆,市场占比34.25%。
虽然看上去好像距离超越传统燃油微面还有相当的距离,但在一二线大城市中,新能源微面无疑已经成为了城市内物流行业的主流工具车,在路面上的能见度要远远高于传统燃油微面。
但这些热销的新能源微面,全都是乘用车领域大家所看不起的“油改电”车型,基于厂商以往燃油车型的基础,换装纯电驱动系统制造而成,并非严谨的“原生电动车”。
倘若我们挑出一些产品来仔细看一看,就会发现它们身上存在着诸多短板。
比如它们常常只搭载最大马力还不到100匹的驱动电机,搭载着明显凸出的动力电池组,续航里程往往很难超过300km,性能实在比不上同类传统燃油产品,价格甚至是后者的两倍甚至三倍之多。
比如五菱荣光EV,它搭载着一台可输出82匹马力的电机,纯电续航里程300km,官方指导价13.58-13.91万元。
同系列的五菱荣光V,搭载可输出99匹马力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官方指导价4.48-4.98万元。
就冲着以上这几块短板,这样的新能源产品本应是会被快速“淘汰”的产品;然而现实却是它们能在市场中获得惊人的成长速度,这是为什么呢?
在简单分析过后,教授认为个中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点。
首先,不到100匹马力对于一台乘用车来说确实是严重不足的动力,但是对于一般只需要承担城市内短途运输工作的微面来说,它只要胜任80km/h速度内的行驶需求即可。
只要那台小小的驱动电机输出的扭矩足够推动车体和其中装载的货物,那它的动力性能就已经足够。
而实际上相比于那些售价五六万元的廉价微面的燃油发动机,小小的驱动电机能够输出的扭矩甚至可以达到它们的两倍之多,轻松满足微面的货物运输需求。
五菱荣光EV的电机可以输出220牛·米的最大扭矩,相比于燃油版五菱荣光V的140牛·米,几乎多了一倍。而扭矩输出越大,装载货物之后跑起来就越轻松。
其次,关于续航能力,300km续航里程显然无法应付超过100km的长途运输业务,但对于这类微型短途运输车辆来说,它们的活动范围绝大多数局限于城市范围内,执行距离30km范围以内的物流配送服务。
即便需要跨市,往往也只会涉及紧邻的城市,单程距离通常只有数十km。
因此300km水平的续航能力,已经可以覆盖此类新能源微面的绝大部分使用场景;纵使需要一天一充,也不会带来明显的不便。
不过,对于微面的真实用户群体来说,真正让这些油改电微面成为他们首选产品的主要原因,始终还是成本。
并非购车成本,而是长期使用成本。
首先,如果坚持在晚上充电,通过低谷用电的低价优势,新能源微面的用车成本可以秒杀一切燃油微面。
不用加油,不仅是一个对于普通汽车用户的极大诱惑,对于物流从业者来说,也是影响他们购车时选择新能源产品的一个关键因素。
此外,购入新能源微面所能带来的成本优势还远不止“省下油费”这么简单。
目前我国仍为新能源汽车提供购置税减免的优惠政策,而在限牌限购的大城市里,新能源汽车还能直接登记上牌,对于需要使用微面解决运输需求的个体商户来说,这些优惠政策可以为他们提供大量的便利。
再者,微面作为一种运输工具,日常是需要持续高负荷工作的,而这种高负荷工作不仅对车辆的稳定性提出了高要求,更对车辆的行驶系统状态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如果是燃油车辆,它们就需要时常保养维修,才可保持在理想工作状态,以在工作时提供足够的动力和稳定性,以及在年审中顺利通过各项测试。
而保养、维护等都是持续的成本投入。
但纯电动车就不一样了,它根本不需要担心排放检测的问题,因为它在使用过程中根本没有废气排放;此外,也不需要定期换机油,只要定期检查更换轮胎、刹车片、检查电池状态等常规检修,就已经能够确保它长期正常工作。
所以,即便新能源微面目前的售价比传统燃油微面高得多,但以长远角度看,新能源微面显然要比燃油微面更省心一些。
因此结合多个优势考虑,即便是油改电的新能源微面,它们也能轻松俘获其针对的用户群体的芳心,估计市占率很快就能逼近甚至超过50%了。
教授总结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用车成本永远是影响购车选择的核心因素之一;不论配置如何、功能多寡,如果拥有一台车的成本能够显著低于同级其他对手,那么消费者们往往就会为了这种后续成本低的优势而选择一款看上去并不太出众的车型。
在燃油时代,日系的可靠、耐用和省油为这些配置上并非领跑行业的产品带来了无车能及的竞争力;而在新能源市场,对于用车成本高低变化最为敏感的入门级市场,将会是新能源汽车发力的最大市场。
不仅是本文提及的微面,使用场景以城区范围为主,用户群体对使用成本也颇为敏感的小型车市场也即将首先成为新能源汽车占据的细分市场。
就这样,通过实在的成本优势,新能源汽车将会逐步成为主流。
Copyright @ 2015-2023 今日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3005074号-40 联系邮箱:5 85 59 73 @qq.com